皮下燃脂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作用原理:
法國的醫師從大豆卵磷脂(Lecithin Phosphatidylchloine)進一步研究萃取出來的元素,原本主要是拿來治療肝炎,作用到皮下脂肪層時,可以增加細胞膜接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,進而加快脂肪的相互碰撞,進而使脂肪組織代謝,局部脂肪堆積的現象就可改善。
皮下燃脂(消脂針)主要成分:肝得健+卡妮丁
♦ 肝得健:PC(Phosphatidylcholine)和DC(Deoxycholate)的複合配方,可以破壞脂肪細胞膜,因此會造成紅腫熱痛的發炎現象。
♦ 卡妮丁:L-carnitine,幫助長鏈脂肪酸穿透細胞膜被代謝,不會破壞脂肪細胞膜。
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為非手術但具有消除脂肪效果的注射療程,利用藥物進入皮下組織,作用於淺層脂肪,造成脂肪細胞破壞,溶解後的脂肪最後經由肝臟代謝排出體外,以達到「消脂」的效果。
術後可搭配LPG二個輪軸朝中心反方向運轉,向內拉動結締組織-作用深層-揉捏、軟化、強力刺激循環-適用脂肪囤積、厚實、纖維化的組織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適應症:
- 局部肥胖不想忍受手術恢復期者
- 有抽脂禁忌症的患者
- 面積較小的脂肪囤積、運動飲食控制無法消除者
- 抽脂後皮膚表面不平整的矯正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適合部位:可運用在臉部或身體各部。
- 臉部:雙下巴、雙頰。
- 身體:腰部、頸部、蝴蝶袖、副乳、臀部、臀腿交接處、大腿內/外側、上/下腹部等,也能改善橘皮組織。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作用:
- 脂肪代謝,脂肪溶解
- 修飾輪廓,代謝脂肪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代謝機制:
- 藥物(PC、DC)透過脂肪細胞膜
- 脂肪溶解
- 活性成分進入脂肪細胞,乳化脂肪
- 脂肪代謝產物由淋巴管輸送到肝臟
- 肝臟內進行脂肪酸β氧化,進入檸檬酸-丙酮酸迴圈,最後的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,由自體排出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注意事項:
1.術後按摩10分鐘,有助藥物吸收分布均勻,並喝大量的水(1500-2000 CC)。2.紅、腫、熱、瘀青、脹痛、硬塊或小結節,都屬於正常現象,經冰敷可改善此情形,24小時內不要清洗注射部位及化妝,避免局部感染,請以按摩幫助代謝及雕塑。
3.治療間隔時間與次數取決於個人的情況和身體部位,約為每6-8週施打1次,共1-3次。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相對不適應症:
兒童、妊娠、哺乳期婦女、糖尿病(血糖症)患者、有血管疾病(微血管)不得接受此治療。經期、自體免疫疾病(例如硬皮症)、嚴重的肝臟疾病、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風險、嚴重肥胖(肥胖,BMI>30)、對大豆過敏、腎臟疾病、凝血失調、月經失調者治療前請先由醫師評估。
少部分的人在施打後會發生以下副作用治療部位疼痛、永久性紅點、永久性的節點、短暫的循環不良、增加排汗、腹瀉、突破性出血(女)、過敏反應。
♦ 皮下燃脂(俗稱消脂針)美麗特搜:
(▲點圖看完整消脂文章▲)
(▲點圖看詳細消脂文章▲)
(以上內容皆由醫師專業分析提供,實際狀況仍依醫師現場諮詢評估為準)